• 当前位置:
  • 首页
  • 组工动态
  • 强基惠民
  • 聚力“四个创建”——巴宜区双拥路社区党支部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聚力“四个创建”——巴宜区双拥路社区党支部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 来源:无
  • 作者:无
  • 发布时间:2023-05-09

 长期以来,巴宜区双拥路社区党支部始终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同社区服务工作紧紧结合,以促进民族团结为重点,积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拉近各族党员群众间的距离,共同谱写民族团结与社区工作互促互融的新篇章。

      党建赋能守护“同心”,筑牢民族团结精神根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总书记在林芝考察时的殷殷嘱托,聚焦“四个创建”,聚力“四个走在前列”,全面落实王君正书记考察双拥路社区时的指示精神,以建强社区基层党组织为重点,牢牢掌握党建引领民族团结的工作路线,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城市社区竞相绽放。社区党支部长期坚持每季度组织一次大活动、每月组织一次小活动,逢节庆必活动的“项目化”管理措施,广泛组织群众开展宣讲演讲、成就展览、文艺汇演、竞猜竞答、集中座谈等活动,让居民随时随地听到党的声音、看到党建成效,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2年,累计开展各类活动30余次,社区党支部获评林芝市百佳基层党组织。

      社区搭台服务“连心”,增强民族团结内生动力。深入贯彻落实“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要求,将民族团结工作融入到社区工作、群众工作、治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在便民场所、街头巷尾、公园中心、交通主干道等醒目位置,悬挂、张贴民族团结宣传标语、宣传画等,让民族团结知识抬头可见、随处可学。依托社区干部特长,开设贡布民俗乐器“扎年”培训班,2年来共培养中小学生80人,让传统技艺后继有人;外邀内地青少年保护专家志愿者团队创办民办非企业“启航”教育班,在节假日、寒暑假开办特色课,教育小学生说团结话、画团结画、做团结事,做到民族团结教育从娃娃抓起。深受全市各族人民群众喜爱的是春节藏历年期间组织的写春联活动,坚持了15年之久。社区坚持典型引路,选树一批抗美援朝老战士孟凡义(团结家庭)、十八军老战士彭小毛、全国劳模扎西次仁、市级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买国栋(回族)等先进典型,组织宣讲,讲授党课,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民族团结进步深入人心。2022年,社区确定为巴宜区党性教育精品线、巴宜区党校现场教学点。

      创新载体解困“舒心”,开辟民族团结全新篇章。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为各族居民群众提供均等化、精准化的公共服务,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近年来,社区努力构建城市“十分钟”服务圈,打造“红色驿站”党建服务品牌站点3个,在改革开放先行区大局中,先行先试、边实践边总结,实施和推广“精准服务”“微服务、微治理”理念。社区通过设立“微心愿墙”,解决各族群众大大小小各类烦心事200余件,倾向于孤寡病残群体筹善款年均6万元以上。依托社区集体经济实施积分制刺激计划,实施退役军人“双服务”队,获得全国优秀先进个人1个;组建贴心天使医务志愿服务队,疫情防控中大放异彩,各族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去年突发新冠疫情时,600余名回族群众滞留在辖区,社区支部专门组建清真食物保障队,回族群众自发组织捐助各类防疫物资价值36万元。2021年双拥路社区获得“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荣誉。

      治理有效引导“放心”,绘就民族团结厚重底色。坚持把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保障。社区不断革新党建+网格化服务工作做法,深入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高度关注各族群众多元化的司法需求,开展法律咨询等便民利民工作,不断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相互衔接配合的工作体系。推动扫黑除恶、反电诈、防范诈骗老年人等专项工作取得重大成效。依法治理民族宗教事务,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推进民主自治,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推进社会治理方式精细化,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模式。2022年双拥路社区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区社区”。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双拥路社区聚焦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结合城市工作实际和多民族聚居特点,明确建设“团结、繁荣、美丽、红色”社区的目标导向,持续在补齐社区短板、提升社区服务供给能力,坚持党建引领主线,在改革开放大局中不断创新、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保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基层力量和城市智慧。